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团学要闻 正文

我校举办非遗手工制作系列活动

作者:时间:2025-03-28点击数:

人随春好,春与人宜。为丰富学生生活,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3月26日下午,由校团委主办,校学生会承办的“邂逅非遗之美春日游”活动在两校区拉开帷幕,一场融合了自然之美与传统文化韵味的春日盛会正精彩上演。

邂逅色彩魔法——古法扎染。扎染,古称杂花布,又叫绞缬染,是民间古老的手工印染工艺。活动现场,同学们不仅学习布料折叠、扎结等多种扎染方式,更亲手调配染料,感受传统色彩的奥秘,把天马行空的创意融入每一块布料,每一步都充满惊喜,拉近了与非遗的距离,解锁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指尖上的非遗——竹编艺术。在古老的东方有一种技艺,它以竹为笔、以心为墨,编织出千年的风华,它就是中国非遗——竹编艺术。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动手尝试,开始了自己的竹编创作,虽然初次尝试略显生疏,但逐渐掌握了技巧,一根根竹条在指尖飞舞,编织成一个个精美的手工艺品。身在现场不仅感受到了竹编艺术的独特魅力,也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匠心精神。

拓花印自然——古法拓印。“草色锤染身上衣,映红犹闻彩花香”,这是植物拓印的全过程。拓印又称锤染和敲染,是运用敲打拍击来进行染色的传统印染方式。现场,同学们在洁白的帆布包表面放上各种不同形状、颜色的树叶以及娇柔的花朵,利用小木槌进行物理敲击,使植物的汁液深入织物,从而留下大自然最本真的色彩、形态与脉络。

赴一场风的约会——手绘风筝。风筝,又称纸鸢,是中国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是传统技艺的结晶,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从搭建骨架到涂鸦上色,同学们分工合作,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春日缤纷的意象绘于风筝之上。制作结束后,同学们带着自己制作的风筝来到操场,待风来、等风起,放飞亲手制作的快乐。

此次活动,组织方还开展了风铃DIY、中国结制作和面塑近十项非遗手工类活动,吸引了我校众多学生的热情参与。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爱心义卖专区,同学们将自己亲手制作的手工艺品以爱心义卖的形式为中国儿童少年教育福利事业“春蕾计划”筹集捐款。

非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内涵。此次活动让更多大学生亲身体验了非遗技艺的精妙,激发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热爱之情。下一步,校团委将结合徽风皖韵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继续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引导学生坚定文化自信,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能量。(供稿:校学生会 初审:汪洋 审核:杨璨)